從「性傾向」看孟子的「性善論」
---
孟子「性善論」是我目前為止見過,被人們誤解最多的一個哲學理論。
我們的社會上充斥著各種不同的人,有很多好人,有很多壞人,也有很多不好不壞的人。如果人類社會的情形就是如此豐富多變,不知道孟子為何這麼有自信,堅持「性善」才是最正確的?
人類社會就是有好有壞,有善有惡,這一點沒有人會否認。如果事實就是如此,我們該如何看待「人類」這種生物的存在?——如果你認為人類的存在本身是有價值的,那你就是「性善論」;如果你認為人類的存在本身沒有價值,那就是「性惡論」。
說到底,人性論其實是一種信念,而不是客觀的科學分析。
在孟子的時代,社會上已經有各種「人性論」,至少有以下三種:
一、告子曰:「性無善無不善也。」——告子認為人性本無所謂善惡,善惡都是後起的。告子的意思是「人類」等於「禽獸」,禽獸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出於本能,完全沒有善惡問題可言;按照告子的想法,一個好人,就像是穿著衣服的猴子,不管他做了多少好事,多麼像是個君子,他的本質就是猴子。對,說到底,人類就是穿著衣服的猴子而已。
若以「性傾向」來比喻,告子認為每個人都是「沒有愛的能力」。這種人還是可以跟另一個人交往、結婚、生子,無論對方是男的或女的,但他不會真正地愛上對方,因為他的本質就是什麼都不愛。
如果一個人的本質是「無善無惡」,他仍然可以去做好事跟做壞事,只不過這些事情對他而言都沒有意義,因為他根本沒有體察到善與惡的能力,他缺乏成為善人或成為惡人的潛質。
二、或曰:「性可以為善,可以為不善。」——這種人性論認為人性之中兼具「善」與「惡」的潛能,一個人之所以會成為好人或壞人,通通都是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。
這意思就是說,每個人天生都「沒有固定性傾向」,有愛上男生也有愛上女生的可能,只是大部分的人生長在異性戀家庭,所以才被塑造為異性戀而已;如果他生長在一個充滿同性戀的環境,那他就有可能被塑造為同性戀。(所以才會有「同性戀是一個網羅」這樣的想法。)
三、或曰:「有性善,有性不善。」——這種人性論是「先天決定論」,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好人,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壞人,永遠無法改變。
這意思就是說,不管是異性戀,還是同性戀,通通都是天生的。異性戀不會被改造成同性戀,同性戀也不會被改造成異性戀。
—
如果從「性傾向」的比喻來看,這三種人性論是不是立刻變得非常好懂?你覺得哪一種說法比較合理呢?
現在,讓我們來看孟子的「性善論」吧。如果用「性傾向」的比喻來看孟子的性善論,會是什麼樣的?
—
孟子沒有直接批評以上三種不同的人性論,他只用了一句話,就把主導權奪回自己的手上了。
孟子只做了一件事——重新定義「善」的觀念。
孟子說:「乃若其情,則可以為善矣,乃所謂善也。」
這句話的意思是:「如果從『人性』這個詞的真實定義來看,凡是符合『人性』的,全部都可以視為『善』,這就是我所謂的『善』。」
其實,「人性」這個詞本身已經是個具有價值意義的詞語了。當我們說「你真的是太有人性了」的時候,一定是在稱讚某個人做了一件好事;如果這個人殺人放火,我們絕對不會說他「很有人性」。
這就是孟子跟其他人性論者不一樣的地方了。其他人性論者都是已經先有了「善」與「惡」的觀念,認為做了某件事情是「善」的,某件事情是「惡」的,再把「善」、「惡」與人性進行搭配組合;但孟子的做法恰恰相反,孟子他是從「人性」出發來界定「善」——凡是符合「人性」的,通通都是「善」。
這意思是說,人性之中包含的所有東西通通都是「善」。
人肚子餓了就想吃東西,這是善;
人到了青春期就會產生性慾,這是善;
人有求知慾,這是善;
人愛錢,這也是善。
假如有個人喜歡畫畫,那是善;
有個人喜歡煮菜,那是善;
有個人喜歡運動,那是善……
不管怎樣,只要是符合人性的,通通都是「善」就對了——這就是孟子所謂的「性善」。
所以,「性善」的意思非常非常簡單: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。對,你不用做任何事,你不必證明自己是個好人,你只要存在,你只要是一個人——你就是「善」。
—
在我還不明白「性善」的真正涵義以前,我非常討厭孟子,覺得他邏輯不通,滿嘴狗屁。
當某一天我讀書讀到豁然貫通的時候,我覺得我真正懂了「性善」的意思,當下我真想要立刻從座位上站起來大喊——孟子太偉大了!
在兩千多年以前,我不敢相信已經有如此堅定捍衛人類存在價值的人!而且他毫無偏見,毫無歧視,在孟子看來,就算你是個無惡不作的匪徒,他都要告訴你——你的存在本身就是「善」,不管有多少人認為你是禽獸、你是敗類,但我要告訴你,你本身就是有價值的。
所以,如果仍然以「性傾向」的比喻來看,你覺得孟子會怎麼說?
孟子會說:不管你是異性戀、同性戀、雙性戀、無性戀……還是摩天輪戀,通通都不重要!你的存在本身就是「善」。只要你是個「人」,我就要捍衛你存在的價值與權利!
—
ps. 如果「性善」的話,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壞人?與「性善」相關的其他問題我們下一次再繼續討論。
—
捍衛儒家千年傳統,拒絕其他宗教勢力干預國政、殘害人權!
14、15號公投,請蓋「同意」。
10、11、12號公投,請蓋「不同意」。